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型糖尿病孕妈运动控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型糖尿病孕妈运动控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实用干货
想读到医生原创的糖尿病教育文章
请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在三大降糖砝码——运动、胰岛素、降糖药之中,糖友们最容易自主调节的就是运动了,很多病情较轻的糖友主要的控糖方式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在调整饮食的基础上,坚持每天规律运动,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其实在每个糖尿病阶段,饮食和运动都是控糖的基础,贯穿始终,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血糖仍不理想,才考虑增加药物方案***降糖,而不是本末倒置,认为用了好的降糖药,血糖就可以控制好了。本文将向大家介绍“运动”这个重要的降糖砝码应该如何应用在血糖天平中。
运动的好处非常多:降低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有助于肌肉生成和塑型、减少心脏病的发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骨质疏松、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2型糖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很高,调查显示,BMI指数≥24.0kg/m²的2型糖友比例高达64%,研究显示,脂肪细胞过多是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而胰岛素抵抗正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所以对于2型糖友来说,通过规律运动来减少体内脂肪含量也尤为重要。
第一,与医疗团队讨论运动***关节;
在轻松稳糖服务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糖友对运动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有的糖友抗拒运动、有的糖友过量运动,都是不恰当的做法。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强调了如下原则:
成年2型糖友每周至少150min(如每周5天,每天30min)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慎重运动治疗。
因为各人身体情况和病情不尽相同,对于血糖不稳定或并发症较复杂的糖友,在运动上应该听取医疗人员的意见,血糖稳定的糖友,遵循上述原则进行运动即可。
很高兴来解答这个问题,运动能帮助糖友们控制血糖和血压,还能增加肺功能和抵抗力,控制体重,防止骨质疏松,好处颇多。那么糖友们应该怎样合理的运动呢?
1.糖友们适宜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那些以增强人体吸气和输送氧气的能力,增强人体使用氧气的能力、提高人体耐力为目的的运动,其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间断、持续时间长,例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爬山等等。
2.运动前做好准备。要穿宽松舒适的衣裤、鞋袜,尤其要注意鞋袜的密封性和透气性;应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最好有同伴一起锻炼。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以及用于纠正低血糖的食品,如糖果、饼干,甜饮等。
3.合理选择运动时间。推荐糖友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开始运动,这样能有效缓解餐后血糖的高峰,不建议糖友们空腹运动或者饱腹后立即运动。
4.运动前后最好测一下血糖。监测运动前后的血糖,有助于糖友们及时发现低血糖,评判运动强度等,为后期的运动***制定更合理的安排。
5.对于有并发症的糖友,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运动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糖友都能运动,对于血糖控制较差的1型糖尿病,有急性感染的糖友,伴随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肾病、高血压的患者,运动需谨慎。最好在运动前做一个全身检查,让医生来制定运动***。
最后要强调的是,糖友们不宜做剧烈运动,尤其是年纪较大、身体消瘦或伴随有眼部病变的糖友,一定要选择相对安全平缓的运动方式,例如每天[_a***_]散步半小时就不错。运动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最好的发挥出运动降糖的效果。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至关重要的一个方式。运动可以使肌肉更多地消耗能量,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研究发现,运动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周边的血液循环。因此,适量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好处多多。
年龄较大或体质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要小,如散步等。若运动环境绿化较好,更有益于身心。每次散步在10-30分钟。身体条件较好、没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用运动强度中等偏高的运动,如健身跑。
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因地制宜。例如住高层者,可爬楼梯运动、跳绳和原地跑等。此外,广播体操、广场舞和球类运动等也都适宜。
对糖尿病人来说,饭后1-2小时运动最好。
此时,胃中的食物消化大半,不容易伤胃,且患者的血糖水平也比较稳定。尤其是早餐后,是最佳运动时间,因为此时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此时运动往往不需要加餐。
注意:患者不要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段运动,否则有可能发生低血糖。
运动时的心率是判断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如何选择运动强度?比较科学的判断方法是,以“最大安全运动心率=170-年龄”来确定运动强度。比如年龄65岁,那么运动强度即最大安全运动心率就是170-65=105次/分。保持这个运动心率,就是比较适宜的运动强度了。
您好!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高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由于身体上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由于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
1.适度运动的作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肌肉,提高人体免疫力。有规律的运动,比如慢步、快走、太极拳、瑜伽、打羽毛球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锻炼。早餐和晚餐后60min锻炼血糖值变化不大,如果在餐后90min后运动最合适。因为这段时间消化吸收快,更有助于降低血糖。因此,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每天适度锻炼,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适度运动的频率、量、时间安排和强度
为患者制定运动方案,科***动,缺乏运动可使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应做到每周至少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强度以运动后的心率来衡量。简易衡量方法:运动后心率=170-年龄,以50岁者心率120次/分钟、60岁者心率110次/分钟为宜,这样能保持一个有氧的代谢,起到运动的作用。人体运动是吸入大量的氧气与机体所需相等,其运动的特点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为特点,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ATP主要靠糖、脂肪完全氧化来供给,有氧的运动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运动分为中、低等强度。低等强度运动包括购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中低等强度运动包括游泳、快走、慢跑、跳绳、打兵乓球等。
3.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获益很多:
一、坚持规律运动可以减脂增肌
大家都知道脂肪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肌肉是天然降糖药。糖友适当减脂增肌对血糖控制有非常大的好处。无论是2型糖还是1型糖,都需要保持良好的身材健康的体魄,拥有合适的体脂率和肌肉含量。1型糖容易出现消瘦的问题,需要在有氧的基础上增加无氧运动,并增加蛋白质食物的摄入。2型糖容易肥胖,第一要务是减脂,然后再增肌。要达到减脂增肌的目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坚持规律运动。一个星期3次无氧+有氧+伸展的组合运动,再加上3次规律有氧运动,可以让人有效减脂。如果再配合适当的饮食,可以有效增肌。
二、坚持规律运动可以增强消化功能
消化吸收功能对糖友来说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点。但是实际上,胃肠道吸收速度对血糖及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如果胃肠道吸收速度慢,容易出现多层小波的血糖曲线,并且有可能餐后血糖高峰并不会在餐2,而是会出现在餐后3小时。这样对用药时间就有比较大的影响了。坚持规律运动,可以让腹肌和肠肌的运动幅度加大,会对胃肠道产生“按摩作用”,使腹腔血液循环旺盛,胃肠消化、吸收和蠕动的功能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增进食欲,进一步促进体质的增强。
我怀孕就是糖耐没过,空腹正常,但是喝糖水后两小时测不过关,于是我们医生说我这种算妊娠糖尿病。
我怀孕初期胃口不错,肚子饿了就吃,结果体重增长比较快,医生说我这样体重比较快,不然对身体不好,后来糖耐不过关,我就开始控制了。
不过我空腹血糖不高,和糖水后血糖虽然超出指标一些,但是超了一点点,所有我只需要控制饮食。
控制饮食主要是少食多餐,营养搭配,少食多餐 早餐一般是一份蛋白质加一份碳水化合物。
午餐一般是两份蔬菜,一份肉类,一份碳水,比如青菜+茄子,排骨,碳水尽量选粗粮。
中餐和午餐后我一般都会散散步消化一下,对控制血糖有好处,经过我的控制,整个孕期一共就长了18斤,产后42天去做糖耐就恢复正常值了。
我觉得血糖高有几点因素,一年龄大的代谢慢了,30多岁跟20多岁的代谢是肯定不一样的,二饮食经常吃高糖高热量的食物确实会很容易就引起血糖高,三就是运动量少,我怀孕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没有歇着,哪怕是下雨天也要出去到山上逛一逛,到公园里逛一逛,所以我的饭量是很大的,而且蛋糕,冰淇淋,饮料,零食全都没有忌口,而且吃的比没怀孕之前还要多,但是我血糖不高,可能就是因为运动量大的原因,身体整体的状态还挺好的,除了肚子大,其他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脚也没肿,腿也没肿,所以如果你真的忌不了口那就迈开腿,如果要是身体不舒服不能过量运动的话,尽量还是忌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型糖尿病孕妈运动控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型糖尿病孕妈运动控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srw.com/post/2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