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怀孕33周孕妈怎么运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怀孕33周孕妈怎么运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怀孕三十三周时胎位不正一般比较难纠正,胎位不正时不好靠做什么运动来改变胎位,有胎位不正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取膝胸卧位的方法来纠正胎位。膝胸卧位需要每天坚持做十分钟左右,一个星期左右有可能将胎位纠正正常,要注意复查。
怀孕三十三周时胎位不正一般比较难纠正,胎位不正时不好靠做什么运动来改变胎位,有胎位不正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取膝胸卧位的方法来纠正胎位。膝胸卧位需要每天坚持做十分钟左右,一个星期左右有可能将胎位纠正正常,要注意复查。
在怀孕的三十三周胎儿有偏大的情况,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孕产妇在怀孕期间营养过剩,也有可能是合并有某些疾病比如糖尿病,需要先去医院做一下血糖的检测,血糖比较高的朋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要降低血糖也要控制饮食,营养过剩的主要的方法就是控制饮食加上体育锻炼。
在怀孕的三十三周胎儿有偏大的情况,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孕产妇在怀孕期间营养过剩,也有可能是合并有某些疾病比如糖尿病,需要先去医院做一下血糖的检测,血糖比较高的朋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要降低血糖也要控制饮食,营养过剩的主要的方法就是控制饮食加上体育锻炼。
怀孕第33周突然感觉身体轻松、小腹有下坠感,有可能是胎儿入盆了的表现。等宝宝入盆以后,胎位基本上就固定了。
怀孕第33周突然感觉身体轻松、小腹有下坠感,是什么情况
一般宝宝入盆的话,准妈妈除了有下坠感和身体轻松以外,还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感觉。
除此之外,胎儿入盆以后,准妈妈的肚子从侧面看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变得更加向下了。
怀孕33周胎儿还未足月,准妈妈要注意按时产检,均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预防胎儿早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宝宝入盆了。
怀孕33周虽然有点早,但是早入盆晚入盆都是入盆,至少不用担心宝宝不入盆不能顺产的事情。相比37~38周还没有入盆的宝宝,孕妈心里也着急哦。
什么是胎儿入盆呢?
胎儿入盆,是指胎儿头下臀上,全身蜷缩的姿势进入骨盆腔。入盆了,胎头就固定下来,胎动逐渐减少。
胎儿入盆之后,孕妈会有哪些表现?
1,宫底下降:胎儿入盆之后,宫底就会下降到剑脐之间的位置,宫高与怀孕7个多月的位置差不多。
2,呼吸顺畅,全身轻松起来:宫底下降之后,原来挤压胃肠和心脏区的力量就减弱了,这样孕妈的呼吸就顺畅起来,食欲也慢慢变好了。下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孕妈内脏器官受到胎儿挤压的过程:
3,尿频尿急更严重:胎儿入盆后,胎头的前方是膀胱,胎头对孕妈的膀胱构成的压迫就更加严重,因此宝宝入盆之后孕妈跑卫生间的次数就更多了。
4,小腹部出现下坠感,腰酸。胎儿入盆后,全身是蜷缩到一起的,这样孕妈妈的腹部就会前倾,并出现下坠感。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孕妈腰部肌肉和韧带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就有腰酸症状。
宝宝入盆了,代表为顺产做好准备,但是离真正分娩还有一段时间。怀孕33周离胎儿足月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孕妈此时就要准备待产包了。祝你:好孕!
33周以前是处在孕晚期了,随着宝宝的增长,用晚期***变大,孕妇的肚子越来越大,会导致身体有压迫感,因此这段时间,肚子有下坠感是正常。
也有可能是胎儿入盆,准妈妈觉得小腹有下坠感,并且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胎儿入盆还会有什么感觉呢?
1、轻松,看入盆后,胎儿对胃,心脏,肺等器官的挤压减弱。准妈妈会有轻松的感觉。
2、尿频尿急,胎儿入盆后,对膀胱的挤压增加,是用户的膀胱容量减少,所以这个[_a***_]准妈妈的尿频会比之前更加的严重。
3、腰腿疼痛,有的孕妇会疼的走不了路,晚上翻身,那个动作都会疼。
怀孕33周,突然感觉身体轻松,并且小腹有下坠感,多半是胎儿入盆了。
胎儿入盆是指孕晚期,胎儿以一种全身蜷缩,头朝下、***朝上的方式,下降到准妈咪的骨盆腔,为下一步的分娩做准备的一种孕期状态。
多数胎儿入盆发生在孕36周,经产妇的胎儿入盆可能会更晚,甚至是在临产前胎儿才入盆。胎儿入盆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是像题主这样孕33周胎儿就入盆也是有的。
胎儿入盆之后,准妈咪会有这样的感觉:
感觉身体轻松、小腹有下坠感;
从侧面看的话,会发现入盆之后准妈咪的肚子由原来的圆圆西瓜肚变成了上窄下宽的柚子肚;
准妈咪会感觉耻骨的部位有压迫感,之前耻骨痛的准妈咪可能痛感会加剧;
胎儿入盆之后,准妈咪会感觉呼吸更顺畅,之前胃部不舒服的状态得到了改变,你可能会胃口大开,但是你尿频、便秘的情况可能会严重起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怀孕33周孕妈怎么运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怀孕33周孕妈怎么运动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srw.com/post/13360.html